

您现在的位置:
南海海洋书画院 › 书画观园
南宋“四大家”之一夏圭
摘要: 夏圭(公元12世纪末-13世纪初) 南宋画家,亦称夏珪,字禹玉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生卒年不详,宁宗赵扩朝(1195-1224)画院待诏,赐金带。工人物,精山水,师法李唐,渗以范、米家法。所作笔法苍老,墨气淋漓,喜用秃 ...
夏圭(公元12世纪末-13世纪初) 南宋画家,亦称夏珪,字禹玉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生卒年不详,宁宗赵扩朝(1195-1224)画院待诏,赐金带。工人物,精山水,师法李唐,渗以范、米家法。所作笔法苍老,墨气淋漓,喜用秃笔,出神入化,“世称夜光无与敌,何如夏君神妙笔,苍然劲铁腕有灵,开图展对人爱惜”。墨法运用亦别开生面,创“拖泥带水皴”或“带水斧劈皴”,先以水墨皴染而后用墨笔,达到水墨交融,淋漓苍劲,含蓄多姿,趣味无尽。构图简括,也许受南宋偏安影响,常用半边取景,焦点集中,空间扩大,近景突出,远景清淡之法作画,被称为“夏半边”。画亭台楼阁不用界尺,信手为之,笔意精密,奇妙突兀,气韵尤高。与马远齐名,时称“马夏”,为南宋“四大家”之一。 夏圭早年工人物画,后来以山水画著称。在构图方面,夏圭善于剪裁与美化自然景物,善画“边角景”,他与马远同时,号称“马夏”,也称“马一角,夏半边”。为“南渡四大家”之一。《溪山清远图》是一幅长卷,下图仅是其中一段,构图疏密相间,剪裁巧妙,笔法坚挺峭秀。其笔墨苍古,墨气明润,点染烟岚,恍者欲雨,树石浓淡遐迩分明。由于运用更多的水分,于是就更具有“水墨淋漓”的效果。其皴法为“拖泥带水皴”或“带水斧劈皴”,是先用水笔,再用墨笔渲染。 在构图上,马远刻意将近景置观者眼前,所画人物五官清晰,姿态生动,楼阁则以“界画”法刻画精细,而夏圭则将景物远置观者身外,画人物仅圈脸勾衣、点簇而成,楼阁随手勾画,笔简而形具。这影响延及元代:王蒙画中近景人物其衣冠、五官、举止皆精细生动;倪瓒画中几乎无人,而黄公望与吴镇画中人物的简笔则显然取法夏圭,画面之空寂,也分明承袭李唐以至马远、夏圭的简略遗风。 |
上一篇:什么是花鸟画?下一篇:南海海洋书画院-书画家笔会作品
